月销23辆!“昔日神车”本田飞度缘何失宠?

“买飞度不是消费,是理财”“开一年就亏个购置税”,在汽车圈,售价不到10万的本田飞度曾是传奇。它可靠性高、油耗低,二手车保值率惊人,巅峰时期年销量超12万辆,月销轻松过万。然而,今年8月其月销量仅23辆,截至8月累计销量也才2676辆,曾经的“国民神车”为何风光不再?


飞度于2001年诞生,当年就斩获日本年度车大奖,次年击败丰田卡罗拉成为日本乘用车市场冠军。它外表普通,却内在强大。其搭载的发动机省油耐用,动力性能超越同级竞品,被车友戏称“买发动机送车”。而且空间表现惊艳,在“乘员空间最大化、机械空间最小化”理念下,配置魔术座椅、平整地板,小身材却有大容量,能装下自行车、家具等大件,精准契合中国家庭对实用性的需求。不到10万的起售价降低了购买门槛,加上使用成本低、故障率低、保值率高,三年保值率超65%,长期位居小型车榜首,成为“国民神车”实至名归。

2003年广汽本田引入三厢飞度,次年国产两厢飞度上市后迅速引爆市场,2005年全年销量突破6万辆。即便在2018年乘用车市场“双降”的大环境下,飞度仍逆势增长,销量达12.9万辆。

但如今飞度月销从超万辆跌至23辆,小型车市场整体萎缩是重要原因。在轿车品类中,小型车处于鄙视链底端。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汽车工业发展,消费者购车预算增加,更倾向空间大、配置高、品牌力强的紧凑型轿车或SUV。同时,紧凑型轿车价格下探,对小型车形成“降维打击”。统计显示,小型车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38.1%一路下滑,2021年降至2.1%,年销量从2014年的180万辆萎缩至2021年的43万辆。

小型车市场萎缩的同时,产品形态全面电动化。2024年我国小型车市场中,电动车占比达89.4%。比亚迪海豚、海鸥等爆款纯电车型重新激活了小型车市场,2025年8月A0级轿车批发量达14万辆,同比增长87%,1 - 8月累计批发97.25万辆,同比增幅76%,创近十年新高。但市场格局已变,马太效应凸显,资源向头部集中。比亚迪海豚、海鸥以及吉利星愿等车型,凭借高性价比和综合竞争力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如今消费者在关注低价、空间的同时,更看重智能化、安全性和使用成本。而飞度仍停留在“省油耐造”的工具车定位,难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自然销量下滑,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实际上,过去十年小型车不断停产,马自达2、赛欧、丰田致炫等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大众Polo今年8月销量也仅107辆。在市场大势面前,飞度与大众Polo在中国也难逃停产命运。

小鹏汇天飞行器“擦碰起火”:低空经济安全弦需紧绷
2025家电双11:提前开启的“旺季”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