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下半年,众多家电厂商惊喜发现,新一轮市场“旺季”提前降临,且这被视为2025年最后的冲刺关键期。不过,此“旺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主流销售、出货旺季,而是家电厂商携手“造市”、激活消费需求的营销旺季,是“消费淡季下市场做旺”的营销策略体现。
双11大战成为此次“旺季”的核心抓手。与上半年618大促相比,双11不仅提前一个月开启,618周期还长达40多天。据悉,今年8月底,天猫、京东等主要零售平台便会提前点燃双11战火。
从8月下旬起,美的、海尔、海信等中外家电企业纷纷提前布局双11。它们意在“提前抢跑”,抢占市场有利位置和渠道有限资源。今年双11,对家电厂商而言,将是一场贯穿整个四季度的主题卖货盛宴。
近10年来,双11一直是中国家电产业的“重头戏”,是所有厂商的“必争之地”,今年更是意义非凡。
一方面,今年下半年家电市场终端零售低迷,消费者持观望态度,都在等待国补政策重启。但仅靠财政政策已难以持续激活市场,厂商必须携手“造市”,从AI、场景以及体验营销、服务营销等多维度,挖掘激活消费潜能的方法。
另一方面,家电产业虽已成熟,但培养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和潜能、打造市场热度与氛围,是长期且需要耐心的工作。企业需构建更强大的能力圈和更广泛的朋友圈。
面对提前开启的双11大战,家电厂商需重新审视市场,换个思路寻找出路。
其一,家电市场自然增长、稳定增长的时代已然结束,各种红利消失殆尽。家电厂商不能再依赖外部动力和市场惯性,必须提前构建内生性的经营体系、发展思维和竞争手段,一切都要“靠自己”。例如,过去依赖人口红利和房地产红利带来的市场增长,如今这些因素作用减弱,企业就得从自身产品创新、管理优化等方面发力。
其二,家电市场并非没有需求和蛋糕,只是需要厂商凭借实力去拼抢、创造和激活。用户需求一直存在,市场存量和新增需求也基本稳定,厂商需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出击,从单兵作战升级为系统发力。这意味着企业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和资源到市场竞争中,像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优化售后服务增强用户粘性等。
努力拼搏的家电厂商,每天都能迎来“旺季”;选择躺平的厂商,则只能陷入“淡季”。未来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淡旺季差异将更加显著。对于家电厂商而言,奋斗与坚持,将是赢得市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