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江口东岸,东莞同沙科技工业园内,生益电子的研发中心一派繁忙。工程师们正为PCB板做最后测试,这些产品将用于英伟达、亚马逊、华为昇腾的AI服务器。生益电子,正是东莞角逐AGI时代的生动写照。
大模型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加速来临,作为“世界智造工厂”,东莞成功蝶变为AI时代的“坚实基座”,并以独特战略,实现“产业AI化”与“AI产业化”的双向奔赴。
铸就AI坚实基座
AI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制造重要性凸显。“制造强国+数字强国”相融合才能产生乘数效应。东莞制造业体系完备,涵盖30多个行业、6万多种产品,占工业41个大类的82.9%,第二产业占比达57%,工业企业数量庞大,规上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生益电子与生益科技是典型案例。生益电子是AI服务器PCB核心供应商,生益科技为全球第二大刚性覆铜板厂商。二者形成垂直产业关系,跻身英伟达、华为昇腾等企业供应商名单。生益电子从40年前的小厂起步,历经技术突破,如今在AI时代爆发,还瞄向高频基材等新技术高地。东莞凭借深厚积累,有实力成为AI世界背后的“隐形巨人”。
推动AI融入制造
东莞不仅打造AI基座,更将AI融入中国制造。从2010年鼓励企业信息化升级,到2023年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东莞结合自身优势,在“AI+智能制造”“AI+智能终端”领域重点发力。
今年2月,东莞发布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彰显其成为驱动全球AI创新引擎的决心。目前,超半数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东莞以“场景需求培育大模型”,聚焦垂直领域应用需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MatChat AI智能体、OPPO运动健康实验室等,都展现出东莞在AI应用上的创新。
今年3月,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开服,完成DeepSeek-R1 671B满血模型部署,成为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降低了企业使用大模型门槛。东莞还在政策、资本层面发力,计划构建“1+1+N”算力供给体系,培育耐心资本。
链式升级与生态共进
AI赋能下,东莞本地企业从配套角色进化为链主。拓斯达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实现链式升级,其生产环节也实现AI升级。模德宝在模具行业融入AI,建立智能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徐福记将AI技术渗入研发、品控等环节,减少人力依赖。
东莞在AI浪潮下,实现了产业AI化和AI产业化的双向联动,兼具效率、质量和成本优势。从“世界工厂”转向“AI智造方案输出地”,东莞开启了广阔未来,将实现从“世界制造之都”到“全球AI样本城市”的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