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经济下,泡泡玛特能凭LABUBU火多久?


一个头大身小、长耳毛茸茸且呲着九颗牙的小精灵LABUBU,正成为全球潮流文化新符号。在“谷子经济”热潮中,泡泡玛特(09992.HK)凭借潮玩盲盒构建起3000亿市值的全球文化消费帝国,创始人王宁借此跻身中国富豪前十。2024年,泡泡玛特全年营收超130亿元,同比大增106.9%,海外市场营收达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在质疑声中,它用数据证明潮玩已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社交货币”与精神寄托。

盲盒里的“情绪经济学”

快节奏与情绪焦虑笼罩都市青年,泡泡玛特捕捉到这一情感需求,以潮流玩具为出口。2010年成立的它起初只是潮玩杂货铺渠道商,生意惨淡。2014年王宁日本考察引入“Sonny Angel”盲盒模式,开启“潮玩 + 盲盒”销售先河。盲盒机制满足情绪“赌博”快感,每个系列12 - 14款角色,含1/144概率的稀有“隐藏款”,激发玩家收集欲。平均售价69 - 99元,约70%消费者会为抽到心仪款式复购三次以上。截至2024年底,泡泡玛特通过超2300台机器人商店和401家线下门店占领核心商圈,会员超4600万,复购率超50%,超90%营收来自会员。社交平台“拆盒视频”播放量破百亿,形成消费闭环。泡泡玛特让手办与盲盒结合,成为文化消费品,建银国际预测其2025年收入增66%、净利润增82%。

超级IP矩阵的造星法则

王宁明白盲盒是手段,IP才是核心。上市后,泡泡玛特用募集资金扩大IP库,与全球超200位艺术家合作,形成插画、雕塑、数字艺术等领域IP创作生态。自有IP如MOLLY、SKULLPANDA、DIMOO、THE MONSTERS(含LABUBU)是营收支柱。2024年THE MONSTERS(含LABUBU)营收30.4亿元,同比增726.6%;MOLLY收入20.9亿元,增105%;新晋IP CRYBABY收入11.6亿元,增1537%。多IP布局降低风险,其IP孵化能力源于全球艺术家资源整合,建立“新人挖掘 + 大师联名”双轨模式,打造“发现—孵化—放大—变现”IP闭环,还布局珠宝、动画与游戏,构建“泡泡玛特宇宙”。

席卷全球,传播中国文化

2018年起,泡泡玛特以“先东南亚,后欧美”策略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5月,曼谷LABUBU主题店开业首日销售额破1000万元。截至2025年初,全球逾130家海外门店分布在伦敦、洛杉矶等核心城市。明星效应助力品牌出圈,Lisa、蕾哈娜等明星“种草”,Labubu系列二级市场溢价高。泡泡玛特实施“一国一策”,在泰国推佛教元素限定款,在墨西哥开发骷髅主题系列,在日本与动漫IP联动。它还传递中国文化,推出“MOLLY× 敦煌”系列,在纽约时代广场举办“中国潮玩之夜”。尽管面临资本减持等争议,但泡泡玛特的“中国文化出海”之旅才起步。

人气主播顿顿告别东方甄选,俞敏洪能否稳住人才“航船”?
特朗普再度推迟TikTok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