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当天上午,参展观展人数就超十万,三千余名外籍人士参与,官方也高度重视,其火爆程度远超往届。当下,社会对AI高度聚焦,AI行业热度已超越技术讨论,演变成一场生态话语权的争夺战。
“种树”困境:AI发展的隐忧
AI技术发展迅猛,但“种树”困境凸显。斯坦福大学报告显示,过去18个月算力价格降幅超280倍,可企业仍面临算力“用不起、用不好”的难题。从技术层面看,异构算力调度难、数据治理复杂、场景适配不足等问题交织,AI全链路体系未贯通,关键要素割裂,严重制约了AI价值的释放。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虽大幅增长,但麦肯锡调研表明,中国企业生成式AI项目在多部门落地比例较低,与全球平均水平有差距。IDC报告也指出,企业需求与服务商供给存在脱节,AI产业供给侧短板明显,难以提供完善的落地解决方案,如同单棵树虽粗壮却缺乏生态系统支撑,难以持续发展。
“造林”策略:新华三的生态构建
新华三在WAIC上以“聚合·智跃迁”为主题,展示了“造林”策略,体现在四个层面。
一是土壤改良:构建解耦式基础设施。新华三以算力、网络、存储、安全为核心,构建解耦式底座,企业可自由选择GPU品牌,通过统一接口协同调度。软硬协同优化提升了训推效率,实现了分钟级AI应用构建,为企业AI落地提供稳定支撑。
二是打通水系:增强数据治理。数据是AI产业的“水源”,网络是“河道”。多数企业AI项目受阻于网络断层,新华三发布新一代无损网络解决方案,解决流量拥塞与调度复杂问题,实现网络全链路高效协同与无损传输,释放算力价值。
三是培育种苗:提供AI使能平台。新华三将自身数字化转型经验转化为“行业工具箱”,通过解耦式基础设施封装场景能力,推给企业客户。其AI使能平台支持异构算力适配和多模型兼容,企业可自主开发或二次训练模型,解决适配性问题。
四是落地样本:图灵小镇验证成效。新华三的图灵小镇是“造林”策略的核心样本,构建了算力 - 数据 - 场景 - 生态的闭环体系。该模式已在多省市落地,通过算力资源虚拟化和精准调度,构建一站式算力服务平台,为地方创新企业提供普惠算力。同时,通过精准适配助力百行百业探索新质生产力。
生态较量:AI产业的未来走向
新华三的“造林”策略反映了AI行业的深层变革,技术壁垒正被生态壁垒取代。其“全栈解耦 + 生态开放”模式,兼容异构算力,向ISV开放平台能力,旨在创造生态环境。这种模式短期或牺牲部分效率,但长期将赢得社会信任。“造林”不仅是商业策略,更是AI产业成熟的必然选择。未来AI竞争是生态较量,能构建开放协同生态的“造林者”,将占据生态链枢纽位置,推动AI从技术突破迈向社会价值创造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