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尼亚国产来袭,中国重卡如何破局?

今日,斯堪尼亚中国工厂开业仪式盛大举行,这标志着其继欧洲和巴西工厂后,第三大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国产斯堪尼亚价格也随之揭晓。斯堪尼亚素有“卡车界的劳斯莱斯”之称,此次国产,中国重卡该如何应对呢?

斯堪尼亚主攻高端重卡领域。重卡自重大于14吨,在采矿、物流、特种作业及军事等方面作用重大,高端重卡制造工艺与设计门槛更高。斯堪尼亚历史悠久,前身Vabis 1891年就在瑞典成立,业务广泛,还曾参与二战军工生产,后稳定于客车和卡车领域,2005年被大众集团收购。

斯堪尼亚实力强劲。2024年,其全球交付102069辆卡车,在欧洲重型卡车细分领域,销量达3.12万辆,仅次于戴姆勒和兄弟品牌曼恩,排名第三。而且,其盈利能力出色,2024年全年营收2161亿瑞典克朗,利润约304亿克朗,利润率高达14%,远超同期沃尔沃的12.5%和戴姆勒卡车的8.9%。

斯堪尼亚能做大做强,靠的是发动机和模块化生产这两大看家本领。早在1969年,它就攻克了V8发动机难关,如今16.4升规格的V8发动机性能优异,顶配的DC16 - 123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高达770马力,远超竞争对手。在模块化生产方面,斯堪尼亚优势明显,动力、驾驶舱、底盘等部件都可多样化组装,客户能像搭积木一样自由组合卡车,这也有助于其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率。此外,其驾驶体验顶级,驾驶舱按豪华轿车模板设计,噪音低、视野开阔,可靠性强,发动机寿命长、残值高。

斯堪尼亚此次在江苏南通如皋投资20亿欧元建厂,规划年产能5万辆重型卡车,这是其近70年来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了其投资信心。斯堪尼亚投资中国,短期是为抢占传统高端重卡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重卡销售市场,且国产后成本降低,性价比提升。长期来看,或瞄准电动重卡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电卡增量市场,斯堪尼亚提早布局,有利于未来分享红利。

斯堪尼亚来袭,对中国本土卡车企业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在于,国产卡车在技术实力上与斯堪尼亚差距明显,国内卡企多侧重中低端市场,在燃油发动机、降噪、能耗、模块化生产等方面存在不足。不过,机遇也不少。斯堪尼亚对中国工厂定位部分是中转站,不会完全抢占中国车企市场。而且,中国相关产业链可在其本地化浪潮中受益,如电池、电机、轮胎等领域,中国供应商有机会成为其供货商,带动产业链融合。此外,斯堪尼亚这样的“鲶鱼”入局,会倒逼中国卡车产业升级。中国卡企可瞄准电动化突破,在电池技术等方面,中国卡企与优秀企业合作后实力不弱,发展空间广阔。在竞争中成长,中国重卡未来可期!

无人配送车规模化前夜:路权、价格与算法成竞争关键
美国:霸权行径下的国际“乱象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