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新战场”:连锁品牌缘何扎堆拼好饭?

外卖市场激战正酣,餐饮消费大盘被激活。一个悄然兴起却影响广泛的现象是,众多连锁品牌纷纷入驻拼好饭。美团数据显示,7月12日23点36分即时零售订单量达1.5亿,其中拼好饭单量超3500万单,蜜雪冰城、塔斯汀等增速领先。目前,汉堡王、老乡鸡等超5000家餐饮品牌已加入拼好饭。

不少餐馆同时在多个外卖平台上线,且品质堂食与拼好饭无异。在北京写字楼、居民区密集处,年初就出现这一情况;二三线城市主干道,整条街做拼好饭的也不少见。数据显示,使用拼好饭人数超1亿,平均客单价10元左右。拼好饭作为独立产品,有单独入口和不同信息呈现方式,销量不计入主站,却能快速起量,吸引众多品牌商家。

为何餐饮行业遇冷,大牌仍愿入驻拼好饭?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逻辑。

从产能角度看,餐饮行业存在供给过剩,不过与工厂库存商品过剩不同。疫情后餐饮业率先复苏,企业借租金低位通过加盟模式迅速扩张,中国餐饮门店超900万家,人均餐厅保有量远超美国。但餐饮业过剩的是门店固定成本,即房租、水电和人力。餐饮老板表示,入驻拼好饭并非单纯追求薄利多销,而是为了消化这些固定成本。拼好饭每款商品有固定结算价,无需额外支付平台佣金,只要价格高于综合成本就能盈利。而且餐饮品牌总部有动力帮门店消化成本,通过套餐组合灵活调价,既让消费者觉得实惠,又不扰乱价格体系。

时间成本对餐饮业至关重要。餐饮行业集中度低,每家店都需从零经营,一条街的需求有限,后来者竞争压力大。餐饮品牌活下去,关键在于争取时间。推爆品是新店出圈的有效方式,拼好饭能快速精准聚集周边需求,为门店带来新客。例如CoCo奶茶,拼好饭价格比团购便宜两元,每月两成订单来自该平台,填补了一人食场景空白;张亮麻辣烫推出10元三荤三素套餐,满足省钱又有选择困难症的打工人需求。拼好饭还通过标准化节省时间,提高门店出餐上限,利用闲时人力集中备餐,减少骑手返程空载,提高配送效率,增加门店翻台率。

追求确定性收益也是商家入驻的重要原因。在快速变化的时代,稳定对个体经营至关重要。餐饮业虽不像电商烧钱,但也要承担回报不确定性。拼好饭一口价结算,商家只要保证结算价高于综合成本就能盈利,虽单利润低,但稳定且不担心亏钱。而且拼好饭还能带动主站外卖销量,节省推广费。商家还可通过调整套餐控制成本,如张亮麻辣烫根据市价调节蔬菜;快乐番薯靠拼好饭冲销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连锁餐饮品牌入驻拼好饭,是在竞争激烈、供给过剩的市场环境下,为消化固定成本、争取时间、追求确定性收益而做出的选择。这是当下确定性的增量,也是增长的机会,每个品牌都在权衡利弊,书写着自己的经济账。

莫斯科:对美“变脸大戏”嗤之以鼻
2025 年上半年 A 股收并购市场:主板活跃,民企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