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新协议:盟友间的“不平等条约”?

当下欧洲,面对新达成的美欧贸易协议,心情可谓五味杂陈。

在苏格兰会晤现场,特朗普打着金色领带,满脸兴奋地宣布与欧洲达成“历史性协议”。他单方面抛出一系列对欧盟苛刻的条款:美国对欧盟关税定在15%,而非欧盟期望的10%;欧盟需购买美国7500亿美元的油气能源,额外投资美国6000亿美元,大规模采购美国军火,对美开放实行零关税,且药品关税还将提高,而药品可是欧盟对美出口第一大商品。当记者询问能否给予更优惠关税税率时,特朗普毫不犹豫地拒绝。一旁的冯德莱恩双手始终放在膝盖上,默不作声。

尽管15%的关税低于特朗普此前威胁的30%,协议也有值得“庆祝”之处。冯德莱恩称谈判艰难,但协议能带来稳定与可预测性,对大西洋两岸业务很重要。德国总理默茨也表示,虽希望获得更多优惠,但好歹避免了贸易关系不必要的升级,尤其是德国出口美国的汽车关税将从27.5%削减至15%,让德国稍感庆幸。

然而,并非所有欧洲人都买账。法国反对党领导人勒庞女士第一时间痛批冯德莱恩无能,认为这协议是“政治、经济和道德的惨败”。在政治上,拥有27个成员国的欧盟,所获条件比英国更糟,主权在布鲁塞尔官僚机构重压下被稀释;经济上,欧盟接受了不平等条约,每年要进口数千亿欧元的美国天然气和武器,法国的工业、能源和军事主权彻底屈服;道德上,法国农民为换取德国汽车出口税降低,被迫进一步向美国农业生产开放单一市场,成为牺牲品。

对很多欧洲人来说,美欧本是盟友、亲密伙伴,可如今协议中难见对等、公平与亲密。欧盟由27个国家组成,内部利益分歧巨大,德国能接受的条件,法国未必答应,意大利同意的,西班牙可能反对。这还只是一个贸易协议框架,后续必然会有更多争吵、更大撕裂和更激烈博弈。激进的欧洲人甚至呼吁冯德莱恩下台,撤销协议,还有人呼吁法国脱离欧盟争取更好待遇。

从现实情况看,欧盟似乎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坚强。它安全依赖美国,市场依赖美国,能源也依赖美国。以前还能从俄罗斯购买廉价能源,如今对俄制裁,只能转而购买更昂贵的美国能源。有人调侃,冯德莱恩在经历此次事件时,“不可能不怀念与俄罗斯的合同”,可惜一切已回不去。

有欧洲人痛心疾首地指出,欧盟承诺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能源依赖加剧;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军火,美国军火行业受益;美国可零关税向欧洲出口,欧盟产品在美国却面临15%关税,明显不平等;华盛顿制定议程,布鲁塞尔只能接受,欧洲付出高昂代价,失去经济、能源和战略自主权。

最意味深长的是,特朗普和冯德莱恩共同见记者时,冯德莱恩恭维特朗普是强硬谈判者和交易商,特朗普强调“公平”,冯德莱恩赶忙附和,特朗普却又说“不太重要”,现场哄堂大笑。这一细节,似乎也暗示了美欧在这场协议中的微妙关系与地位差距。

2025中资券商:业务回暖、国际拓展共促高质量发展
网传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多宗问题,正接受联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