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上市九年:4500万罚单背后的合规隐忧

时隔7个多月,杭州银行再领百万罚单。7月4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对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开出380万元罚单,多名相关责任人也受处罚,这家上市银行的合规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自2016年10月登陆A股市场后,杭州银行合规之路“荆棘丛生”。近九年,其及分支机构屡收罚单,罚没总额约4500万元,其中超百万元罚单13张,平均每年至少1张。

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前身为杭州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约59.30亿元,法定代表人宋剑斌。业务主要分布在浙江,同时积极拓展长三角及国内一线城市,搭建了覆盖多重点城市的经营布局。上市不到一个月,杭州银行绍兴分行就因多项违规连吃两张罚单,拉开行政处罚“序幕”。截至2025年7月4日,其及分支机构至少收到约50张罚单,覆盖业务链条广泛,涉及多省市及基层地区。

此次7月4日的罚单显示,杭州银行上海分行违法违规行为众多,包括多项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履职等,罚金380万元,是该行过往罚金第三名,也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开出的最大金额罚单。前两张大额罚单分别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2024年11月的645.50万元处罚,以及央行杭州中心支行2022年5月的580万元处罚。

信贷业务是杭州银行违规“重灾区”,在诸多罚单中占比近半数。如2024年,杭州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信贷违规多次被罚,涉及违规收费、个贷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挪用等多种问题。贷款资金回流或被挪用也是“顽疾”,多次因相关问题受罚。此外,该行还曾因“虚增存贷款”被处罚,虚增存贷款规模会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破坏市场公平竞争。

杭州银行董事长宋剑斌在2024年年报中强调将全面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作为高质量发展生命线,但违规行为仍不断,让人质疑其信贷业务违规原因及“虚增存贷款”整改情况,截至发稿,该行未作回复。

从业绩看,杭州银行表现亮眼。2024年营收383.81亿元,同比增长9.61%;归母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2025年一季度业绩继续增长。然而,光鲜业绩背后暗藏风险。2024年营业外支出大幅增长,资产质量堪忧,“准不良贷款”和“高危贷款”迁徙率上升,损失类贷款几乎翻倍。2025年一季报显示,个人贷款余额下降。

尽管杭州银行年报强调合规理念,但不断增加的罚单表明,其“合规之路”依旧漫长,需要深刻反思并切实加强合规管理。

香港缘何成为中国稳定币发展的理想之选?
字节原多维表格AI产品负责人王翛或离职,投身AI日历创业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