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回归吉利:销量风波下的独立性与发展新局

2024年5月,吉利控股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极氪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继“蔚小理”后又一个登陆美股的中国新能源车企。然而仅过一年,今年5月7日,吉利控股宣布将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并私有化,让其回归“一个吉利”。

极氪回归的背景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吉利控股旗下品牌众多,内部协同成本高、资源内耗大,呈现出“小而散、散而乱”的局面。自去年9月起,吉利控股便着手旗下多个品牌的整合,今年2月,极氪收购领克股权,二者合并为极氪科技集团。

近期,极氪陷入“0公里二手车”销售风波。有媒体报道称,极氪部分直营门店将已投保过户的库存车当作新车售卖。极氪回应称,相关车辆是投交强险的展车,未上牌登记,属于正常折扣销售,与“二手车”有本质区别。所谓“零公里二手车”,是车企或经销商为增加销量数据、变相降价,将新车注册登记成“二手车”,在每年6月末或年底较为常见。

在新势力品牌中,库存超过2个月就会面临较大压力,而极氪展车库龄达3 - 5个月,库存压力不小。从销量数据来看,极氪也有起伏。2024年6月销量达20106辆,处于新势力中上游;但今年6月降至15254辆,比去年同期少卖4852辆。同时,极氪车型增至6款,曾经的热销车型极氪001销量也大幅下滑。

为应对库存压力,今年二季度极氪在渠道上做出调整,采用直营模式的它开始引入合伙人(代理制)模式。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原直营门店原则上仍保持直营;空白市场和四线及以下市场引入合伙人,合伙人原则上不承担库存,主要负责建店、销售等工作。这一模式有利于降低极氪的下沉成本,填补下沉市场渠道空白。目前,原采用直营模式的蔚来、阿维塔等也均转向混合销售模式。

极氪回归吉利体系分两步走。先是今年2月14日,极氪完成对领克收购及注资,领克成为其非全资附属公司;后是7月15日,吉利汽车与极氪签署合并协议,极氪完全回归吉利。

从极氪自身发展看,它面临着理想、小米等自主高端新能源品牌的竞争压力。回归吉利体系后,有望获得更多内部支持、优化成本控制,但独立性会降低,机遇与挑战并存。从集团层面看,吉利控股能理顺旗下品牌定位、加强协同、减少内耗。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等,各品牌定位清晰。极氪科技集团计划今年推出5款全新车型,领克和极氪分别有销量目标。今年前6个月,极氪科技集团和极氪品牌销量均未达到全年目标的相应比例,但吉利方面对完成年度目标信心满满。极氪回归吉利后,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8月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启幕,探寻展会深层价值
华勤技术:不甘“打工”,百亿突围却陷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