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价狂飙:三重因素驱动下的“钴”变风云

今年以来,黄金市场表现强劲,涨幅超50%,但钴价的涨幅更为惊人,直接实现翻倍。与此同时,华友钴业、洛阳钼业等钴业巨头股价也水涨船高,近期翻了一番。钴,这位曾经的“小透明”,为何突然成为市场焦点?

钴价的这波狂飙,实则是供给、需求与资金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供给端看,全球钴资源高度集中,近八成产量及超半数储量均来自非洲国家刚果(金)。今年初,国际市场钴供应过剩,价格持续走低。刚果(金)随即发布钴出口禁令,直接导致全球钴供给骤减。半年多时间里,钴价一路飙升。为避免长期断供对产业链造成冲击,10月16日,刚果(金)将出口禁令转为配额制,锁定了2026-2027年的钴出口量,每年不足10万吨,远低于其2024年的产量。供给端的突然收紧,无疑成为了钴价上涨的“导火索”。

需求端方面,全球对钴的需求持续升温。新能源车是钴的最大消费领域,去年消耗钴量达9万多吨,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扩大至全球总需求的60%。消费电子领域同样表现强劲,2024年消耗钴量接近7万吨。今年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的增长,直接带动了钴酸锂需求的攀升。此外,高端工业领域也是钴需求的重要支撑。航空航天方面,国产C929客机推进、军用发动机大量生产,对钴基高温合金的需求同比增长了25%,预计2030年钴用量将突破1.2万吨。

资金层面,美联储降息周期下美元走弱,有色板块备受关注。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相关板块获得超143亿主力资金净流入。随着钴矿库存逐渐见底,钴价短期内可能继续维持高位。刚果(金)的钴出口配额分配严格,且运输周期长,赶上“金九银十”的新能源车、消费电子旺季,钴原料供应大概率会出现断档。有机构预测,未来两年全球每年钴缺口将超过8万吨。

在原料供给紧张的背景下,投资机会也愈发明确。那些手握核心资源、能绕开供给限制的企业,优势凸显。洛阳钼业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2026年将获得超3万吨配额,占刚果(金)基础配额的三分之一,钴价上涨将直接增厚其利润。华友钴业、力勤资源等企业则提前在印尼布局镍钴项目,既规避了刚果(金)的限制,又凭借低成本资源获得了更多利润空间。格林美则依靠钴回收技术,不受配额限制,其循环再生的钴量远超中国原钴开采量,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

然而,钴价上涨对下游电池厂来说却是个挑战。生产成本被推高,倒逼它们加快“减钴”步伐。低钴的高镍三元电池逐渐成为高端新能源车的主流选择,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企业的无钴电池也在推进中。

这场由上游控价引发的“钴疯狂”,对行业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上游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下游企业则在努力对冲风险。

千岛App就“退款索打孩子视频”事件发声:属卖家个人不当行径
荷兰来电背后:安世半导体风波下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