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板皮划艇热潮涌动,水上运动成新宠

“地球上七成是水,有船就多七成人生可能。”小红书博主Chelsea在考虑买皮划艇时收到这样的留言。这个夏天,水上运动热度爆棚,从北京亮马河到香港西贡,各地水面满是桨板和皮划艇,桨板运动更是成为户外市场新风向标。

亮马河畔,桨板在水面缓缓穿行,人们划桨带起涟漪,阳光在水面跳跃。岸上,年轻人放声歌唱,外国友人也参与其中,空气中满是恣意与活力。桨板起源于夏威夷,融合冲浪与划桨,对新手友好,短时间就能掌握基本动作。对年轻人而言,它不仅是运动,更是亲近自然、调节身心、寻找“慢生活”的方式,还能方便拍照社交,如今一人、一板、一桨成了夏日“出片”标配。

年轻人正用水上运动打开新世界。95后“厂二代”板栗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浙南丰富的水流条件成了他的天然乐园。偶然接触桨板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雨季是他最喜欢的下水季,他常从温州家中出发去楠溪江或丽水景宁小溪尽情挥桨。玩水多年,他结识了一群伙伴,如今更注重技术打磨,计划以后去贵州或北美玩桨板。

深圳上班族杨乐多把户外当作摆脱“班味”的窗口。今年6月,她参加皮划艇探岛体验团,从深圳到香港西贡相思湾,在海上乘风破浪一小时后抵达无人荒岛“绿蛋岛”。躺在海面上,她感觉无比自由,皮划艇成了她的“精神氮泵”。

水上运动走红,水面开始“堵板”。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这折射出消费升级带来的休闲与健康需求增长,得益于消费人群结构变化、供给端改善和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的推动。户外俱乐部Discovery Outdoors主理人Vincent称,皮划艇、桨板体能要求和价格门槛相对较低,“出片”效果好,需求明显增加。温州楠溪江今年出现“堵板”现象,因文旅部门加强安全管理,划定玩水区域,玩家集中,导致桨板“拥堵”。

水上运动从小众玩乐成长为“水上生意”,产业链玩家纷纷入局。首次尝试皮划艇的杨乐多花费数百元,觉得还算合理。板栗认为桨板性价比高,一千元就能玩得不错。户外品牌和电商平台也盯上这块蛋糕,迪卡侬部分桨板、皮划艇缺货,还推出租赁服务;山姆线上会员店也有相关产品在售。

然而,水上运动生意才刚起步,低价竞争和安全问题随之而来。香港西贡有俱乐部低价吸引客户,成都斯澜航海俱乐部也面临内卷,各类团购平台折扣低至1.6折。安全问题更是行业发展的“紧箍咒”,楠溪江出事的多是没准备的新手。地方政府加强管理,温州文旅部门划定安全区并配备救援设备。

目前,水上运动参与度远低于陆上运动,《中国户外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率为28%,陆地和山地运动高达99%。专家认为,水上运动发展关键在于降低参与门槛、加强安全保障和运动教育,提升大众认知度和接受度。这股“蓝色浪潮”能否持续,取决于如何平衡安全、服务与市场热度。

云海肴联合创始人赵晗英年早逝,年仅40岁
小鹏汇天飞行器“擦碰起火”:低空经济安全弦需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