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钞能力”失灵:AI人才战背后的困局与反思

“老员工兢兢业业干5年,年薪50万美金;新员工从OpenAI跳来,年薪500万美金。”社交媒体上这一抱怨,为扎克伯格发起的AI人才争夺战蒙上了阴影。2025年,硅谷见证了Meta这场以“砸钱”为核心的疯狂掠夺。

苹果AI核心高管彭汝明获超2亿美元薪酬包,ChatGPT联合创始人赵昇嘉、前Scale AI创始人汪滔等AI界大咖,都被Meta重金招揽。然而,核心人才入职不足一月便返回OpenAI,扎克伯格的“人才收割机”沦为笑柄,成了对手员工抬价的工具。

要理解这场闹剧,需回溯到2021年。当时Facebook深陷声誉危机,被指控操纵选举、宣扬暴力。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更名为“Meta”,高调进军元宇宙,这更像是一场逃离现实的公关秀。他描绘的元宇宙宏大未来,却难掩现实困境。Reality Labs部门几年烧掉近300亿美元,旗舰产品Horizon Worlds月活跃用户不足20万,就连员工都避而远之。元宇宙业务亏损超百亿美元,Meta股价跳水,市值缩水,扎克伯格也沦为公众嘲讽对象。

元宇宙的惨败,让AI成为扎克伯格挽救声誉和公司的唯一赌注。他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目标是创造比人类更聪明的通用人工智能系统(AGI),彭汝明等顶尖人才便是他押的“王牌”。

但Meta的这场人才战,从一开始就充满矛盾。萨姆·奥特曼指出,这是两种价值观的对撞。Meta的KPI导向文化,与顶尖AI研究所需的长期主义和使命感背道而驰。硅谷顶级人才追求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平台、文化、发展空间和改变世界的成就感。Meta试图用金钱衡量和购买信仰,却忽略了人才不是商品。

AI战争背后,硅谷的宿怨也被唤醒。扎克伯格与马斯克充满表演性质的敌对关系,看似荒诞,实则暗藏玄机。法庭文件显示,马斯克一边控告OpenAI,一边试图联合扎克伯格收购OpenAI。在“不能让OpenAI一家独大”的恐惧面前,个人恩怨和公开敌对姿态被暂时搁置。

而Meta内部,一场更激烈的内战也在上演。图灵奖得主杨立昆因坚持“世界模型”,被指责错失大语言模型先机,逐渐被边缘化。扎克伯格在未解决公司技术路线和保守派问题的情况下,盲目招揽AI大神,加速了内部分裂。老员工心理失衡,新员工感受到敌意,团队氛围从“改变世界”变成“凭什么你们值钱”。

最终,Meta暂停招聘,称要为超级智能业务建立坚实结构,但这背后是无法掩盖的混乱。扎克伯格的双重股权结构让他掌控公司超55%投票权,董事会形同虚设。他对待竞争和员工的方式,也反映出其性格中的矛盾与缺陷。

这场耗资百亿的战争,让Meta买来了顶尖人才、强大算力和宏伟实验室,却留不住人心。当为超级智能机器注入无穷算力后,扎克伯格或许该思考:去哪里为它寻找一个足以留住人心的灵魂?

特朗普或再祭“紧急状态”大招,剑指全美住房困局
全球长债遭抛售:债务危机阴云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