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一系列举动引发全球关注,种种迹象显示,他似乎要对普京“下狠手”。
在离开苏格兰回国上飞机前,特朗普向随行美国记者抛出重磅消息:从当天(7月29日)起10天后,美国将对俄罗斯采取行动,比如征收关税。此前他还扬言征收100%关税,并实施二级关税,即谁买俄罗斯石油就对谁征税。然而,美俄贸易本就稀少,这一举措能否落实、效果如何,特朗普心里也没底。
两周前,特朗普还称若50天内俄乌无结果就实施制裁,如今期限又缩短至10天。他解释,厌烦了与俄罗斯的谈判,对普京失望,所以要重新考虑。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表示欢迎,赞扬特朗普“拯救生命和终止战争”的决心。但特朗普真的坚定吗?
上台前,特朗普夸下海口,24小时内让俄乌停火,可如今快200个24小时过去,战火依旧。他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和平奖,奥巴马拿过,自己却无缘,这让他很是不甘。他宣称第二次上台6个月制止了至少6场大规模战争,可俄乌冲突未止,加沙杀戮仍在,西方对加沙不关心,特朗普却想借解决俄乌问题拿奖,于是对俄罗斯发出“10天通牒”。
特朗普支持者为他摇旗呐喊,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宣称俄罗斯人很快会意识到特朗普的认真态度,应赶紧回到谈判桌。但俄罗斯根本不买账。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委婉表示注意到声明,不想评论,同时强调俄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会继续,也会通过和平进程解决问题并维护国家利益。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则直接开怼,指出俄罗斯不是以色列或伊朗,每次最后通牒都是威胁,是迈向战争的一步,战争是特朗普与自己国家的战争,别重蹈拜登覆辙;还称谈判时间不由特朗普决定,军事目标实现谈判才结束,让特朗普多关心美国优先。
西方不少人认为特朗普威胁普京就是个笑话。他一边给出10天最后通牒,一边又表示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对待俄罗斯这个核大国如同处理快餐订单,毫无战略和条理,只有空洞威胁和胡言乱语,这不是领导力,而是鲁莽无能。
不过,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以特朗普和普京的关系,普京一个电话,或许特朗普就会转嗔为喜。这或许是特朗普挽回面子、安抚批评者的举动,也可能是他和普京演的双簧,示意普京在10天内抓紧行动。
但无论怎样,这场“10天通牒”闹剧已引发全球关注。10天后,究竟是特朗普的威胁生效,还是继续沦为笑柄,俄乌局势又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