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掀起了一股汹涌的“涨价潮”,众多存储芯片厂商纷纷加入调价行列。9月初,某知名存储品牌率先宣布,面向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的产品价格上调超10%,随后其他存储原厂也迅速跟进。有消息透露,国际存储巨头将内存产品价格大幅上调30%,另一家科技企业也通知客户价格将上涨20% - 30%。
涨价趋势或延续至明年
此次全球存储芯片厂商的涨价行为,主要源于供需关系的显著变化。除了国际存储巨头相继提价,国内相关厂商的股价也出现上涨。
这波涨价潮呈现出鲜明的三大特征。其一,覆盖范围极为广泛,DRAM、NAND Flash、HDD等全品类存储产品均被波及;其二,涨价幅度超出预期,部分产品涨幅高达20% - 30%;其三,持续时间较长,主要厂商已明确表示涨价将延续至明年。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9月以来,NAND Flash晶圆价格普遍上涨2% - 3%,DDR5颗粒价格也同步上调。这一波涨价潮几乎涵盖了从DRAM到NAND Flash的存储芯片全产品线。
涨价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北美地区的云服务商持续加大服务器投入,使得存储芯片的采购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回暖,智能手机、PC等终端产品的需求复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某存储企业明确表示,此次调价是为了应对产品各容量需求空前旺盛的市场现状。目前,渠道市场的SSD产品已出现缺货现象,各大模组厂商纷纷上调成品价格。有业内人士指出,在AI应用不断普及的背景下,明年NAND Flash的供应仍将紧张,价格有望维持上涨趋势。还有观点预测,存储器的这波涨价潮将持续到今年年底,甚至延续至明年上半年,这表明当前的价格上涨并非短期波动,而是行业周期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信号。
AI与智能终端回暖成主因
供应收缩虽是涨价的导火索,但AI浪潮才是点燃市场的关键因素。2025年,推理型AI从数据中心向边缘设备快速拓展,对大容量存储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相关数据显示,企业级固态硬盘因云服务商的抢购,价格单季大幅跳涨10%;HBM内存因能支持AI算力芯片,单价已达到普通内存的5倍。AI不仅大幅增加了存储用量,还重塑了产品结构,高性能的存储产品成为市场新宠,挤占了传统芯片的产能空间。部分厂商已明确表示将逐步停止供应某传统内存产品,而该产品在消费电子和网通设备领域仍有旺盛需求,这直接导致了旧品供应出现缺口。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复苏,智能手机、PC、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终端需求逐步回暖,再加上“AI手机、AI PC”概念的广泛普及,终端设备的存储容量不断升级,进一步拉动了传统存储产品的需求。相关市场数据显示,近一个半月固态硬盘价格涨幅超过40%,部分闪存产品价格9月以来累计上涨近10%。
此外,智能汽车、AI眼镜、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对存储芯片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形成了“传统 + 新兴”需求叠加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