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局势,真可谓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
特朗普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闹剧。前脚还在对俄罗斯恶语相向,甚至宣称要派核潜艇,后脚就急不可耐地要和普京下周会面。对待印度,前一秒还是“好朋友”,下一秒就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将关税加到全球最高的50%,让印度人直呼“看不懂”。巴西也未能幸免,特朗普以“迫害”前总统为由,对巴西关税加到50%,气得巴西总统卢拉怒斥“我们不需要皇帝”。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各国纷纷做出反应。普京在克里姆林宫高调会见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还透露将很快访问印度,印度也明确表示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莫迪面对国内支持者慷慨陈词,强调不会在农民等群体利益上妥协,还准备接待普京并很快访华,这将是中印关系历经风雨后,莫迪7年来的首次访华。
巴西和印度的关系也愈发紧密。卢拉和莫迪通话,重申捍卫多边主义,探讨两国进一步融合。普京也与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通话,拉马福萨此前在白宫遭特朗普“伏击”,还被美国加征关税,可谓憋屈不已。
特朗普和普京突然宣布会晤,让欧洲人惊掉下巴。欧盟官员直言特朗普未对普京施加任何压力。而《纽约时报》先报道特朗普与普京会晤前提是普京同意和泽连斯基会面,随后就被特朗普“打脸”。特朗普还把矛头指向《华尔街日报》,指责其编委会以中国为中心,对华态度友好,全然不顾该报此前对他的负面报道以及抹黑中国的行径。
特朗普的政策更是让多国陷入困境。美国若对进口半导体关税加征到100%,菲律宾经济将遭受重创,毕竟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出口占其总出口额超五成。美国收紧进口药品政策,计划大幅提高税率,这对印度药品行业无疑是毁灭性打击。特朗普还宣称日本、欧盟承诺的投资可由美国随意支配,让日本人和欧洲人目瞪口呆。
从这一系列事件中,我们能看到三点。其一,特朗普攻击重点明显,金砖国家成为其“眼中钉”。他不仅挥舞关税大棒,还极尽侮辱之能事,然而这或许会让金砖国家乃至整个南方世界更加团结,毕竟“苦美”已久。其二,关税成了美国的万能手段。干涉他国内政、违背经济规律都不重要,在特朗普眼里,关税能解决一切问题,美国此举也让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岌岌可危,其伪善面具也被彻底撕下。其三,未来局势充满变数。特朗普执政200天,行事风格反复无常,各国也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各有算盘。欧洲想祸水东引,日本献上投名状,俄罗斯积极博弈,印度仍存幻想。这场国际大戏,序幕虽已拉开,但高潮还未到来,“莫迪赢学”与“特朗普赢学”的碰撞,究竟谁会更胜一筹,双赢是否可能,一切都充满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