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表明,2025年5月,我国重卡销售8.5万辆,同比增长9%,其中新能源重卡表现抢眼,销量超1.5万辆,同比增长约1.9倍,单月行业渗透率超23%,且已连续三个月保持这一佳绩。
今年1 - 5月,我国重卡累计销量44万辆,同比小增近2%。同期汽车累计销量虽同比增长10.9%,但重卡市场整体表现平平。自2020年达到顶峰后,重卡销量持续下滑,这主要受房地产投资低迷、基建投资放缓影响,工程车需求锐减。不过,新能源重卡却成为重卡市场的一抹亮色,1 - 5月累计销售5.1万辆,同比大增195%。
回顾过去,新能源重卡发展迅猛。2021年销量仅近1.05万辆,市场渗透率0.7%;2024年销量达8.25万台,渗透率超10%;到2025年5月,渗透率已超20%,这标志着其从“政策驱动的导入期”迈向“市场驱动的成长期”。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销售新能源重卡企业数量从2021年的64家增至2024年前10月的124家。
行业龙头也在积极布局。2025年第一季度,徐工汽车以4961辆的销量、16.38%的市场份额领跑,在牵引车和自卸车细分市场也拔得头筹;一汽解放累计销售3923辆,同比激增551%,市场占比达12.95%,成为市场份额增长最多的车企。
新能源重卡并非只有电动这一种形式,与乘用车类似,它有纯电动(BEV)、氢燃料电池(FCEV)、混合动力(HEV/PHEV/REEV)等多种技术路线。为解决“里程焦虑”问题,充换电技术不断突破。2025年4月,华为发布行业首个15分钟充电的重卡兆瓦超充产品;上海首个兆瓦级超充站投运,十几分钟就能让东风重卡电量从10%充到90%。5月,宁德时代发布新一代重卡换电生态,其骐骥标准换电站5分钟内可全自动完成换电,超级枢纽站单站日换电次数可达2000次。
我国电动车完整的产业链为电动重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思瀚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铁锂电池PACK价格大幅下降,使电动重卡购置成本降低超10万元。同时,各地政策也在推动新能源重卡普及,如“禁行燃油重卡”“新能源置换补贴”“优先路权”等。去年,购买新能源重卡最高可获补贴14万。
从经济账看,一辆电动重卡全年跑10万公里,单公里比油车节省0.62元,一年多挣6万元。从国家“大账”看,一方面,重卡新能源化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较高,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50%以上,重卡使用成本降低将带动公路货运成本下降;另一方面,重卡减排是“双碳”战略的必然选择,中国重卡碳排放占比高,电动重卡减排成效显著,如宁波—义乌新能源重卡线路,首批300辆纯电动车集卡年减少碳排放可达4.8万吨。
中国新能源重卡的崛起,不仅是运输工具的迭代,更是一场深刻的行业革命,将加速我国新能源产业链成熟,改写重卡行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