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AI“火力全开”:大模型升级、智能体开源,机器人领域大动作不断

在近期举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京东(JD.NASDAQ;09618.HK)成为焦点,其自研的AI大模型与Agent智能体在展台和论坛上大放异彩,同时公布了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与众多机器人企业的合作新进展。

京东宣布,旗下言犀大模型品牌升级为JoyAI,拥有从3B到750B的全尺寸模型,已广泛渗透至零售、物流、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世博展览馆一号馆的京东展区,生动展现了JoyAI大模型在多场景的深度应用。物流领域,仓内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设施引人注目;工业场景中,AR眼镜助力产业工人精准质检并推荐维修方案;零售体验台前,系统自动个性化推荐商品、瞬间生成海量广告素材,这些场景背后均有JoyAI大模型提供智能支持。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探索研究院副院长何晓冬透露,京东内部已有超1000个场景应用了自家大模型,最新推出的750B大模型性能达行业一流水平。

WAIC期间,京东云正式开源了JoyAgent智能体,这是行业首个100%开源的企业级智能体,源于京东自身业务系统,实现了产品级开源,涵盖前端、后端、框架、引擎和核心子智能体。谈及京东在Agent领域的布局与其他大厂的差异,何晓冬表示,京东更注重Agent的落地效果,而非数量。

随着大模型融入生活终端,京东在WAIC上发布了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将角色大模型驱动的对话智能体植入机器人、AI玩具等智能硬件,使其不仅能执行基础动作指令,还能生成与语义内容高度协调的动作。截至目前,JoyInside已与数十家主流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涵盖陪伴类、教育领域和产业领域等多个品牌,京东成为机器人产业“朋友圈”广泛的企业之一。

为开放京东AI能力,JoyInside为相关企业限时免费开放接入服务,但京东在寻求合作伙伴时也有考量。何晓冬称,希望与合作伙伴能力互补、强强联手,打造爆款产品,这就要求合作伙伴对附身智能有明确需求,且重视用户体验。对于免费开放后的成本和商业化问题,何晓冬表示,京东不靠卖token盈利,而是希望AI大模型在核心产品上产生价值,通过产品溢价反哺大模型。以AI潮玩Fuzozo芙崽为例,该产品在京东首发获得大力支持,取得优异成绩,现已卖断货。用户反馈显示,其单日使用时长在内测阶段达两个多小时,token消耗量大,且采用每月付费的“会员制”。

除大模型和智能体布局外,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也动作频频。一周前,京东宣布完成对逐际动力、千寻智能和众擎机器人三家头部企业的投资,其中千寻智能完成6亿元PreA +轮融资,由京东领投。此前,京东还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投资。京东探索研究院不仅成立了多个相关业务部门,探索具身智能落地可能性,还在大量招聘AI人才。

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作为机器人销售重要渠道,618期间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自身是具身智能应用者,拥有丰富应用场景;产业大模型基于供应链,积累了大量专业数据。何晓冬表示,京东对具身智能的投入和战略认知长远,整体生态将从中受益,未来投资计划不止于此。

专访许小峰:北方强降雨“点强面广”,应对策略何在?
新能源新势力崛起:上游零部件企业迎来发展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