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虎养车:撒币与官宣背后,是突围还是困局?

近期,途虎养车动作频频,先是宣布投入10亿元扶持中小商家,后又签约韩寒担任全球首位“专业形象大使”。在消费者投诉不断、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途虎养车此举意欲何为?

途虎养车作为汽车后市场行业龙头,从线上轮胎销售起步,转型为汽车服务平台,靠加盟店快速扩张,2019 - 2024年工场店总数增长3.8倍,2024年加盟工场店占比高达97.7%。然而,快速扩张带来诸多问题。汽车后市场本就存在服务和价格非标难题,途虎虽想整合产业链解决痛点,但管理缺位导致品控问题频发。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截至7月21日,途虎养车累计投诉量达3276个,涉及产品质量、服务态度、乱收费等问题。315前夕,其投诉率更是位居行业首位,货不对板、价格虚高、维修过度等也备受诟病,严重影响了品牌信任度。

烧钱营销是途虎养车另一大特点。2023年途虎上市并扭亏,2024年盈利维持较快增长,但股价却低迷破发近三成,这反映出投资者对其烧钱驱动模式和盈利稳定性的担忧。2024年,途虎销售及营销开支达19.16亿元,是经调整后净利润的3倍多,且5年间增长了84.05%。营销开支主要用于短视频社交平台及线下促销,虽获客效果明显,但转化效率降低。此外,途虎提出“万镇万店”计划,重点布局下沉市场,可下沉市场盈利能力低,单店盈亏平衡周期延长,进一步加大了对渠道激励的投入压力。此次10亿元中小商家扶持计划,虽旨在降低加盟商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但在营收增长缓慢背景下,仍以规模为重心,盈利压力巨大。

汽车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内汽车产业崛起,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2022 - 2025年平均复合增速仅5%。且市场集中度低,途虎市场份额仅0.9%,与美国市场差距巨大。同时,4S店、独立汽修店众多,天猫、京东等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入局,争夺终端用户。为寻求增量,部分互联网养车企业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后市场,途虎虽取得一定成果,2024年新能源汽车交易用户翻倍,但该领域尚处发展初期,存在维修成本高、人才和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显著推动盈利增长。

途虎养车签约韩寒,一方面普及维保知识,强化专业标签,更重要的是提升品牌形象。然而,加盟商问题频发与“专业靠谱”理念相悖,影响品牌信誉度。京东天猫等互联网巨头有流量和大厂信誉背书,在规模扩张上更具优势。途虎若不重视品控建设,仅靠营销,将陷入“负反馈”效应,市场份额下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郎咸平“直击”香港保险:争议背后的真相探寻
京东外卖新招:七鲜小厨创新模式,不与传统餐饮“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