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出海:是技术突围,还是旧日荣光延续?

2014 年前后,中国手机品牌在国内站稳脚跟后,纷纷扬帆出海。凭借技术创新、高性价比和本地化运营,迅速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如今,中国手机全球化进入核心技术攻坚与品牌升级的深水区。GPLP 犀牛财经推出《中国手机出海十年》专题,本文聚焦荣耀手机出海全景。

荣耀出海:从依附到独立的艰难重建

荣耀出海历程始于华为时代的技术红利期,那时它还是华为子品牌。2014 年,荣耀 6 在德国等 14 国首发,成为中国首个以互联网模式出海的品牌。2017 年,在芬兰、俄罗斯市场取得佳绩。在东南亚,2018 年进军印尼市场,虽初期有成果,但 2019 年因全球市场变化终止业务。

2020 年 11 月,荣耀从华为独立,遭遇供应链危机和谷歌 GMS 服务中断,海外市场份额几乎归零。2021 年,荣耀开启二次创业,宣布“出海元年”,当年海外市场出货量 680 万台。2023 年,荣耀将欧洲定为“第二本土市场”,在西欧加大投入,成为欧洲市场唯一正增长品牌,旗舰机型销量大增。2024 年 12 月,荣耀海外市场销量占比追平中国区,完成海外重建,但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明显,在印尼等市场市占率低,拉美市场份额也较小。

高端化与本地化:双轮驱动前行

荣耀出海走高端化路线。在欧洲,Magic V2 RSR 保时捷设计折叠屏手机成为破局关键;在东南亚,采取“高端切入 + 生态扩张”策略。为摆脱“华为影子”,荣耀推进深度本土化,在印尼预装本地应用、提升本地化率、设立服务中心,还复刻华为经验进行文化营销。2024 年,荣耀在西欧折叠屏手机销量超三星,海外销量占比突破 50%,在马来西亚市场份额可观。然而,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过度依赖海外增长隐患初现;高端市场被苹果、三星垄断,荣耀高端机型份额低;区域失衡问题依旧,新兴市场难以支撑长期增长。

政策与技术:出海路上的双重挑战

地缘政策是中国手机品牌出海的最大变量,荣耀也深受影响。2019 年谷歌 GMS 服务中断凸显供应链安全问题,国际局势变化仍可能冲击其欧洲业务。本土化运营成本高,印尼市场本地化率要求推高运营成本,高端市场渠道动力不足。市场竞争激烈,欧洲高端市场受苹果挤压,东南亚市场传音控股性价比优势明显。荣耀需平衡科技创新与成本控制,同时上市进程可能影响长期研发投入。

未来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5 年 3 月,荣耀新任 CEO 李健提出“阿尔法战略”,计划投入百亿美元聚焦 AI 终端生态建设。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放缓,高端市场壁垒坚固,过度依赖高端市场有增长天花板,地缘政治风险也带来供应链断裂隐患。荣耀需在技术创新、渠道深耕、风险管控上持续发力,才能在国际化征程中稳步前行,其出海之路仍是一场与时间的较量。

中国新能源重卡:强势崛起,引领行业变革
二季度GDP预测向好,下半年经济政策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