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泡泡玛特悄然进军家电行业,将目光投向生活电器、小冰箱等品类,这一举动令众多家电厂商颇感意外。毕竟,此前外界普遍预期它会选择与家电企业合作推出跨界联名产品。
泡泡玛特作为文化创意公司,拥有众多差异化IP,尤其是爆火的LABUBU,其强大的IP定义能力和带给用户的情绪价值,让人们认为这是它进军家电、实现IP在小电产品上扩张延伸的契机。然而,家电行业观察者认为,这并非泡泡玛特进军家电的真正逻辑。若仅为了IP变现,泡泡玛特大可将IP授权给家电企业进行品牌跨界合作,没必要以组建团队这种“重资产”方式拓展家电业务,因为这面临更大风险。
实际上,泡泡玛特的野心在于构建从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到情绪价值的一体化能力,核心是聚焦用户需求、洞察与满足用户。这与近年来美的、海尔、海信等头部家电企业,以及天猫、京东等头部零售商的转型方向不谋而合,即从“紧盯客户”压货出货转变为“直击用户”营销服务。
一方面,美的、海尔等厂商积极探索直面用户的经营体系改造。它们不再依赖单一的降价促销手段,而是构建涵盖产品、技术、体验、价格、服务的多元价值体系,以满足用户需求、创造更多价值。今年,海尔、美的推动DTC、O2O等经营变革,实现线下线上相互引流,打造直接面向用户的品牌和产品营销,力求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变。一些家电企业掌门人还在网络平台开号直播,拉近与用户距离,为合作伙伴提供转型借鉴。
另一方面,对用户的研究,尤其是捕捉、引导和经营用户需求的动态性与持续性,是所有消费品企业的必修课。在多变的市场和善变的用户面前,企业必须保持对市场和用户变化的高度敏感与持续洞察,经营用户需长期坚持。
对于泡泡玛特而言,除了“没啥实用价值”的IP产品,还需开发“拥有实用价值”的可触可达可感产品,如创意生活电器,实现“由虚向实”的突破。此前,泡泡玛特凭借差异化IP经营、盲盒模式创新等策略取得突破,但用户持续变化,商业价值面临重构,它必须不断探索。
家电企业多年来经营“冷冰冰”的家电产品,虽一直努力通过创意IP跨界合作打造定制化创意家电,但整体效果不佳,尚未找到“由实向虚”的转型出路。泡泡玛特虽已出手,但未来仍需探索。
面对多变的市场和消费需求,无论是家电企业还是跨界企业,直面竞争的最终出路都是“牢牢抓住用户需求变化和升级趋势”,将家电产品的功能价值、品质生活的体验价值与用户追求的情绪价值全面打通,如此才能找到家电产业和市场经营的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