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隆坡热闹的夜市,到河内充满情调的咖啡馆;从巴厘岛迷人的海滩,到曼谷熙攘的街头,游客的纷至沓来,让东南亚再度成为全球旅游版图上的耀眼之星。在各国政府政策推动、数字化创新以及区域合作机制深化的助力下,这一传统支柱产业正以惊人速度复苏。
数据亮眼,多国旅游成绩斐然
东南亚旅游业在2025年迎来蓬勃发展,多个东盟成员国公布的增长数据十分亮眼。马来西亚增长显著,2025年初超越泰国成为东盟游客最多的国家,前8个月接待游客2820万人次,同比增长14.5%,得益于中国游客增长、签证便利化及宣传活动,还设定了2030年接待超30万人次入境游客的目标。
越南表现突出,2025年上半年接待约1070万名国际游客,同比增长21%,宽松签证政策与有效数字营销助力其成为亚太地区国际游客增长最佳的国家,高端客源也在增加。泰国虽传统上是东盟旅游主要参与者,但2025年因边境局势紧张和泰铢走强,到8月国际游客人数下降6.9%至2020万人次,不过旅游收入依然可观,主要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不减。
菲律宾展现韧性,2025年1月至6月接待约300万外国游客,与2024年同期持平,总入境游客人数接近784万人次,同比增长8%,即便受热带风暴影响,2025年初旅游收入仍超疫情前水平。新加坡旅游业稳定,游客人数达978万人次,但2025年第一季度旅游收入小幅下降0.1%,仍保持重要商业和高端旅游枢纽地位。
印度尼西亚受巴厘岛推动,2025年上半年国际游客数量增长9.44%,接待游客超705万人次,巴厘岛吸引超400万游客。柬埔寨和老挝虽旅游市场规模较小,但2025年也稳步增长,柬埔寨上半年接待游客336万人次,同比增长6.2%,老挝国际游客数量增长28%,达236万人次,有望超越目标并获超10亿美元收入。
多措并举,推动旅游全面复苏
东盟国家旅游业迅速复苏得益于多项举措。签证流程简化,如提供免签或落地签政策,《东盟旅游协定》促进成员国间无缝旅行,“单一旅游签证”计划也在推进,预计2026年试运行覆盖10国的电子签证系统。
数字化转型成为竞争焦点,数字平台、移动应用程序和在线预订系统提升游客体验,泰国和新加坡已借此改善旅行便捷性。可持续旅游理念重塑区域旅游格局,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推广生态友好型旅游和当地文化,吸引环保意识旅行者,支持社区旅游项目促进当地经济。
前景广阔,作用方式呈现多样
Statista分析显示,预计未来几年东南亚旅游业市场将显著增长,到2025年年底区域市场收入预计达338.6亿美元,2025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41%,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581.3亿美元。
东盟国家经济增长与旅游业发展关系紧密但并不完全一致。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等成熟旅游市场,旅游业对GDP贡献显著,是经济增长稳定引擎。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旅游业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作用方式多样但面临发展不均衡问题。对于柬埔寨和老挝等工业化程度低的国家,旅游业是经济增长关键支柱,旅游复苏关乎宏观经济稳定与社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