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留客”新篇:380万旅居者成发展新动力

在各地竞相争夺人才的浪潮中,云南将目光投向了庞大的旅居群体。近日,云南出台《关于促进“旅居人才”作用发挥的具体措施》,从平台搭建、创新创业、长期居住等六大方面着手,旨在吸引并留住更多旅居人才,为云南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云南,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宜人的气候,成为了众多旅居者的首选之地。据统计,2024年云南旅居人数近400万,其中约六成是20至40岁的年轻人,且13%的旅居者倾向于选择乡村作为旅居地。这些旅居者多来自发达地区,拥有一定的收入和知识储备,为云南带来了新的消费力和人才资源。

大理人民路的摆摊文化、丽江的民宿经营,都是旅居者给云南带来的新气象。然而,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云南虽是心中的“诗和远方”,但就业和长期发展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云南政府深知这一点,正通过一系列政策发力,努力将“过客”变为“常客”。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云南旅游业和农业占比较高,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相对有限,导致当地人口负增长。过去五年,云南常住人口减少了60多万,其中机械人口减少是主要原因。然而,在人口净流出的同时,大量旅居者却涌入云南。据云南文旅厅数据,2024年有389.75万人到云南旅居,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云南旅居人群结构多样,包括“候鸟式”银发康养群体、“慢生活”中青年自由职业者以及高净值度假客群等。他们或追求温暖气候、低成本养老,或注重社群联结与创作环境,或追求私密度假与品质服务。这些旅居者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云南的文化生活,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尽管云南涌入了数百万旅居人群,但选择定居的群体比例并不高。许多人先是留下,然后离开,原因多为就业机会有限、生活配套设施不足等。为了推动旅居者向定居者转变,云南不断开拓和挖掘旅居产业增长点。从确立“旅居云南”品牌形象,到出台相关行动计划和专门文件,云南正逐步从传统观光向旅居度假转型。

近期发布的《措施》更是直指旅居人才在云南的居住和就业两大方面,提出设立“旅居人才”驿站、建立档案库、推动改造民宿客房和“旅居人才公寓”等具体举措。同时,云南省内部分城市也主动探索将旅居人群转化为当地居民的路径,如西双版纳州就面向全州征集旅居人才岗位,涵盖多个领域,且大部分岗位对应聘者无年龄限制。

专家指出,云南的政策框架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为吸引旅居人才转化为长期定居者提供了重要基础。但要真正实现“留人”目标,还需聚焦居住可负担性、事业可持续性、生活便利性三大核心痛点细化规则。通过满足情感联结、事业嵌入、政策支持三重条件,云南有望将更多旅居者转化为本地居民,为云南的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河南驻马店:38天干旱后盼来甘霖,农民的忧与盼
招商基金翟相栋离职,或投身高瓴引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