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权益调整:信用卡行业开启“高净值深耕”新征程

上周,银联卡权益策略发生重大变革。自2025年7月1日起,机场贵宾厅、高铁贵宾厅、洗牙等权益全面调整,除星级酒店餐饮权益外,其余仅限银联钻石卡持卡人享有。此举意在提升钻石卡价值,巩固其顶级卡片地位。

这一调整背后,是信用卡行业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已连续九个季度下滑,降至7.21亿张。自1995年中国首张国际标准信用卡诞生,历经30年规模扩张,如今信用卡行业正式步入“以质取胜”新阶段。

权益转变:从量到质的探索

银联此次调整,是将资源向高净值客户倾斜,确保钻石级持卡人享受更优质专属权益。过去十年,信用卡是银行零售转型核心,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通过联名卡推广等策略实现发卡量爆发式增长。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达8.07亿张历史峰值,人均持卡量突破0.85张。

然而,粗放扩张带来诸多问题。单卡获客成本从2015年的50元飙升至2023年的200元,2024年睡眠卡占比达30% - 40%,管理成本大增。客户结构下沉、资质参差,风险敞口扩大,2024年末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1240亿元,同比增速26.32%。

监管政策也指明转型方向。2022年7月原银保监会新规要求,银行不得以发卡量为核心考核指标,睡眠卡比例不得超20%,并提升合规经营与风险管理指标权重。银联权益策略调整,正是重构资源配置逻辑,聚焦优质客户深度经营,这也代表不少发卡行转型方向。广发银行信用卡以“优风控、优客户、优管理”“进融合、进协同、进服务”为原则,主动调优资产结构,为行业转型提供借鉴。

鏖战高净值:转型进行时

“跑马圈地”时代远去,各大发卡行调整权益策略。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头部机构在财报中均透露转型趋势,深化信用卡与财富管理大零售联动,探索精细化运营。

信用卡从单纯支付工具向综合金融工具转型,围绕高净值人群价值深度经营与权益重构成为关键。高端信用卡竞争不再局限于消费优惠,而是提供专属服务和生活方式解决方案。

广发信用卡以“三优三进”为核心实施零售融合战略。2025年推出广发臻稀钻石卡(臻瑞版)等高端产品,与财富管理紧密联动。信用卡年费、权益福利与财富管理规模挂钩,实现从支付工具到消费与资产管理桥梁的转变。以广发臻稀钻石卡为例,提供无限次贵宾厅服务等,满足高净值客户多重需求,为财私、零售业务导流,打通零售融合发展新链路。

寒冬问路:行业重塑与展望

信用卡行业正经历深刻转型阵痛,追求规模、风险平稳、客户质量构成“不可能三角”。短期内,业绩下滑难以避免,发卡量下滑、收入承压成普遍现象。但长远来看,客户质量、不良率等数据将成为关注焦点,银行将注重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风控能力,重塑行业生态。

这场寒冬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精耕细作、从追求数量转向“高净值深耕”的必经之路,将引领信用卡行业进入更可持续、注重价值创造的新周期。信用卡行业的转型,也是中国消费金融新发展阶段的缩影,行业真正价值革命已然开启。

飞鹤业绩下滑,高端战略与多元化之路何去何从?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至,借易方达相关基金搭乘AI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