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福田中心,599 米的平安金融中心傲立云端,这里是平安集团总部。站在 116 层云际观光层俯瞰,深圳数十年发展脉络清晰可辨。这座改革之城,孕育出众多同频共振的企业,平安便是其中典范。
45 年间,深圳从“小渔村”蜕变为创新之都,平安也从 13 人的地方股份制保险公司,成长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城市与企业相互映照,深圳经济腾飞、创新企业云集,平安则以“敢为人先”精神实现多次蝶变,如率先引入寿险营销体系、完成个险代理人渠道转型等。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称,蛇口基因是创新与开拓精神,平安秉持“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蛇口基因留存多久,平安就能走多远。
深圳,因“敢”而兴。2023 - 2025 年城市宣传片三部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诠释了深圳精神。经济特区建立 45 年来,变革催生市场活力,吸引大批企业扎根。1987 年,深圳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政策引爆南下潮流,招商银行、华为、平安等企业相继成立。如今,改革持续深化,创新成为深圳的“叶”,带来勃勃生机。深圳创新企业密度全国第一,在多个技术前沿领域跻身全球前列。以平安为例,在金融科技、医疗科技领域,2024 年全球专利榜单双榜首,超越传统巨头。城市庞大的内需市场,为平安等创新企业提供了试错与迭代空间。
“平安改革是没有句号的,永远在路上。”平安联席 CEO 郭晓涛如是说。成立 37 年来,平安历经数十次改革创新。1994 年率先引入寿险营销体系,引领行业转型;是金融业首家引入“外资”“外脑”的机构;还是国内首家综合金融集团。2024 年,马明哲时隔 20 多年重新坐镇战略发展中心,平安变革深入。此前,平安将顶层战略调为“综合金融 + 医疗养老”,构建下一个十年增长点。这一战略已带来新增长动能,2024 年平安人寿新业务价值增长中,超 70%的客户享受了相关权益。在科技底层能力建设上,平安也成果丰硕。如平安产险风控审计员借助“风控数据模型”揭露骗保案件,背后是平安布局十余年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平安技术生态形成“9 + 5 + 3”体系。
过去 6 年,中国保险行业阵痛出清,营销人员数量大幅下降。平安却成功“突围”,其“密码”是善于开辟新战场。早在 2017 年,平安就提出向科技驱动型公司转变,确立“金融 + 科技”双驱动战略。2024 年,科技赋能在平安无处不在,AI 坐席服务量覆盖 80%的客服总量。蛇口精神融入平安人的血脉,首席科学家肖京“从 0 到 1”搭建人工智能专家团队便是例证。他因平安率先向科技转型且执行力强而加入,主持研发“平安脑”,奠定平安人工智能基石。如今,人工智能已深入平安“毛细血管”,2024 年财报显示,AI 赋能业务运营成效显著,营收重回万亿大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