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创板:全方位解析投资者保护要点

为助力投资者深入了解科创板业务规则、明晰投资风险,中国证监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携手打造“走近科创,你我同行”科创板投教专栏。本期将围绕科创板投资者保护的核心内容进行深度剖析。

注册制改革:凸显市场机制力量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秉持市场导向、强化市场约束、健全市场化机制原则。这要求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公平披露信息;保荐人与投行机构提升估值定价与销售能力;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坚守职业操守,提供专业客观服务。同时,推进《证券法》等相关法律修订,提高违法成本,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共同构建良好的市场生态。

中介机构:肩负尽职调查重任

试点注册制强化了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义务与核查把关责任。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及相关人员,监管将采取严厉措施,大幅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信息披露造假、欺诈发行等行为,维护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匹配风险与能力

鉴于科创板企业商业模式新颖、技术迭代迅速、业绩波动与经营风险较大,实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十分必要。此制度并非将不符合要求的投资者拒之门外,不符合适当性要求的中小投资者可通过公募基金等产品参与科创板。上交所将推动基金公司发行主要投资科创板的公募基金产品,且现有可投资A股的公募基金及前期发行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均可参与科创板股票投资。

盈利与定价:关注特殊情形与风险

与沪市主板不同,科创板企业可能存在上市前未连续盈利、上市时未盈利、有累计未弥补亏损等情况,上市后也可能持续亏损、无法进行利润分配,投资者需重点关注。科创板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等坚持市场化导向,定价环节由机构投资者主导,个人投资者无法直接参与。由于科创板企业特征,传统估值方法可能不适用,发行定价难度大,上市后股价波动风险较高。

退市制度:严格且迅速

科创板退市制度借鉴已有实践,相比沪市主板更为严格,退市时间更短、速度更快、情形更多,新增市值低于规定标准、信息披露或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导致退市的情形,执行标准更严,明显丧失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可能被退市,投资者需关注退市风险。

表决权差异与红筹企业:明确规则与权益

科创板允许上市公司设置表决权差异安排,这可能导致普通投资者表决权利受限,投资者需关注上市公司相关公告,了解特别表决权股份变动事宜。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设立证券事务机构并聘任信息披露境内代表。具有协议控制权架构或类似特殊安排的红筹企业,应充分详细披露相关情况。红筹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上市,投资者权益保护水平总体上应不低于境内法律法规要求,投资者需了解存托协议和相关规则,接受可能存在的风险。

信息获取:多渠道助力投资决策

投资者可通过上交所官方网站(http://www.sse.com.cn)的“科创板专栏”、上交所科创板投教专栏(edu.sse.com.cn/tib/)以及“上交所投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获取科创板交易的相关信息与投教材料。

聚焦科创板:投资者保护全解析
深度解析:科创板表决权差异安排全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