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万家基金公告,万家新能源主题混合型发起式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于6月初进入清算期并已完成清算。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5月31日,截至2025年5月31日,A、C类份额共0.35亿份,资产总额0.26亿元。
2025年以来,发起式基金清盘频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2日,年内清盘的131只基金中,41只为发起式产品,6月就有15只发布清盘公告。清盘产品中,新能源、医药类居多,过去三年受行情影响,不少基金净值腰斩。
以万家新能源主题混合型发起式为例,2022年末份额合计8000万份,2023年7月基金经理变更,叠加市场下跌,份额遭大量赎回,截至2025年5月末仅剩3600万份,刘林峰任期内净值下跌近40%。
发起式基金成立门槛低,由基金公司股东、高管等承诺认购一定金额并持有一定期限,发起资金认购不低于1000万元,持有不低于3年。但退出机制严格,成立三年后规模低于2亿元则强制清盘。
自2022年三季度起,全市场成立196只发起式基金,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仅90只规模超2亿元,超70只规模低于5000万元,40只不足2000万元。
6月13日,富荣医药健康混合发起式提示,若月末规模仍低于2亿元将清盘。该基金成立于2022年6月28日,2023年回撤较小,2024年回撤达19.40%,同期同类基金涨幅3.38%。今年虽医药市场回暖,基金年内涨幅居前,但截至一季度末规模仅0.13亿元,清盘命运难逃。
上海某公募基金品牌负责人称,过去几年资本市场波动大、募资难,部分基金公司倾向发行发起式基金,想靠短期业绩吸引投资者,但因产品同质化严重,多数结局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