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股市总结:缩量震荡下的结构性分化与政策驱动行情
一、市场整体表现:指数窄幅波动,量价齐缩特征显著
2025年4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呈现缩量窄震格局:
上证指数收报3276.73点,跌幅0.11%,全天振幅仅0.78%,创近一个月新低;
深证成指收报9781.65点,涨幅0.23%;创业板指收报1913.97点,涨幅0.27%,中小盘股局部活跃。
成交额9146亿元,较前一日缩量849亿元,年内第四次跌破万亿元关口,显示资金观望情绪浓厚。
二、板块表现:政策驱动与科技主线共振,消费与周期板块承压
领涨板块
6G/通信设备:涨幅2.6%,工信部推进6G国际合作,政策利好叠加毫米波技术突破,硕贝德、盛路通信涨停,中兴通讯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56亿元。
房地产:涨幅2.11%,重庆、成都等地优化限购政策,渝开发、金融街涨停,房地产服务板块涨幅2.24%。
银行:四大行股价再创新高,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领涨,银行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8.7亿元,北向资金加仓超10亿元。
领跌板块
食品饮料:跌幅1.32%,受关税政策扰动,贵州茅台、五粮液等权重股回调。
乳业:跌幅2.45%,消费需求疲软叠加成本压力,伊利股份、光明乳业领跌。
半导体:跌幅1.17%,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升级,北方华创、中芯国际等个股跌幅超3%。
三、资金流向:主力资金净流出,北向资金尾盘回流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81.24亿元,从食品饮料、电子板块大幅撤出,转向通信(净流入31.54亿元)、计算机(净流入28.7亿元)等科技板块。
北向资金:全天净流出12.3亿元,但尾盘半小时回流银行、通信板块,显示外资短期态度谨慎。
个股表现:8只个股实现4连涨(如保税科技、ST目药),40只个股实现5连涨(如安记食品、乐山电力),资金博弈低位股修复。
四、政策与事件驱动
政策利好
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通知》,聚焦钢铁、锂电池等高耗能行业,推动绿色技术改造。
央行通过逆回购释放流动性,叠加“国家队”千亿级增量资金注入,市场短期托底效应较强。
外部扰动
美国宣布拟对美电影行业发起反制,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万达电影、中国电影等影视股逆势上涨。
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但下调经济增长预期,欧元区通胀数据超预期,压制全球风险偏好。
五、市场情绪与未来展望
市场情绪:情绪风向标分值为58.7分,表明市场情绪中性偏谨慎,投资者对中期走势存在分歧。
未来展望
结构性机会:通信设备(6G)、房地产链(装修建材、工程咨询)、跨境支付(CIPS系统)等政策驱动板块值得关注。
风险因素:一季报密集披露期警惕业绩暴雷,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及中美关税细则落地可能扰动市场。
六、全球市场联动
港股市场:恒生指数跌0.89%,恒生科技指数跌1.23%,科技股(美团跌超3%)、消费电子(舜宇光学跌2.76%)领跌,黄金股逆势上涨(招金矿业涨超5%)。
国际市场:纳指期货跌幅收窄,离岸人民币短线拉升,反映全球资金风险偏好变化。
七、总结
2025年4月18日,A股市场呈现“缩量窄震”格局,政策驱动与科技主线共振,但消费与周期板块承压。后续需关注政策落地效果及一季报业绩验证,投资者应平衡风险敞口,把握结构性机会,同时防范地缘政治与流动性风险。